准噶尔盆地的原型和构造演化

被引:200
作者
陈发景
汪新文
汪新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洋-陆转换时限; 裂陷槽; 陆内裂谷; 弱伸展坳陷; 陆内前陆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中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1)洋-陆转换时限和中、晚石炭世盆地原型。根据准噶尔盆地及其邻区的构造演化及岩浆活动研究,洋-陆转换时限应为早石炭世末,中、晚石炭世裂陷槽是由于造山期后伸展塌陷作用产生的;(2)二叠纪—早更新世陆内盆地的原型。根据陆内盆地的鉴别标志,提出了二叠纪盆地为陆内裂谷—裂谷期后弱伸展坳陷—弱缩短挠曲坳陷,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为弱伸展或稳定大陆内坳陷和陆内前陆坳陷或弱缩短挠曲坳陷交替的叠合盆地;(3)准噶尔盆地原型和构造演化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油气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M].吴奇之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M].陈发景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3]  
新疆北部及其邻区大地构造.[M].肖序常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4]  
新疆东部地区生油岩研究和油源对比.[M].胡伯良等著;.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   中国西北地区陆内前陆盆地的鉴别标志 [J].
陈发景 ;
汪新文 .
现代地质, 2004, (02) :151-156
[6]   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 [J].
谷云飞 ;
马明福 ;
苏世龙 ;
徐怀民 ;
胡斌 ;
姚卫江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4) :337-342+347
[7]   盆-山耦合关系与成烃作用——以准噶尔西北地区为例 [J].
丘东洲 ;
李晓清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3) :6-12
[8]   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基底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J].
王方正 ;
杨梅珍 ;
郑建平 .
岩石学报, 2002, (01) :9-16
[9]   松辽盆地变质核杂岩和伸展断陷的构造特征及成因 [J].
张晓东 ;
余青 ;
陈发景 ;
汪新文 .
地学前缘, 2000, (04) :411-419
[10]   准噶尔盆地南缘层序地层特征与有利含气区带预测 [J].
王红亮 ;
邓宏文 ;
孙德君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4) :33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