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HDI指数差异持续下降及影响因素(1982-2015)

被引:15
作者
胡鞍钢
石智丹
唐啸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人类发展指数; 地区差距; 不平等指数; 不平等分解;
D O I
10.14100/j.cnki.65-1039/g4.20170925.001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文本计算了1982-2015年期间中国各省人类发展水平数据,分析1982年以来我国人类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变动情况,并采用方差分解法,对人类发展水平地区差距以及地区差距变动进行了分解。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区的人类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且人类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明显缩小。收入差异是地区差距的主要决定因素,但近年来,教育差异和健康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显著增加。收入差异的减小是人类发展水平地区差异迅速减小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需要同时推动教育协调发展和健康协调发展,形成协调发展的合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5+2 +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人力资本地区分布差异及其变化考探——基于不平等指数的度量与分解视角 [J].
匡远凤 .
人口与经济, 2011, (06) :49-56
[2]   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测度分析——基于HDI的研究 [J].
田辉 ;
孙剑平 ;
朱英明 .
经济管理, 2008, (02) :69-76
[3]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6, (10) :52-61
[4]   中国人类发展的地区差距和不协调——历史视角下的“一个中国,四个世界” [J].
杨永恒 ;
胡鞍钢 ;
张宁 .
经济学(季刊), 2006, (02) :803-816
[5]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 [J].
李静 ;
孟令杰 ;
吴福象 .
世界经济, 2006, (01) :12-22
[6]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 [J].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5, (09) :19-29
[7]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 [J].
杨永恒 ;
胡鞍钢 ;
张宁 .
经济研究, 2005, (07) :4-17
[8]   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 [J].
宋洪远 ;
马永良 .
经济研究, 2004, (11) :4-15
[9]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J].
王小鲁 ;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4, (01) :33-44
[10]   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报告 [J].
胡鞍钢 .
开发研究, 2003, (04)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