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伤害源——定义、作用机理和描述体系

被引:10
作者
康毅力
罗平亚
高约友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油井完井技术中心
[2] 河南石油勘探局
关键词
储集层; 结构; 孔隙度; 污染源; 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3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储层损害的特殊性和损害机理,将储层伤害源定义为:打开储层时,在温度压力环境下,由于储层内组分或外来组分与储层组分作用所发生的变化,导致岩石孔隙结构的调整并引起绝对渗透率降低的物质。储层伤害源包括内伤害源、外伤害源和复合伤害源三个部分。内伤害源是储层内固有的,外伤害源是引入的,复合伤害源是内、外伤害源相互作用的产物。伤害源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伤害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明显的结构层次和功能,可划分为五级描述体系,这就为保护油气层技术系统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保护油气层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徐同台等编著, 2003
[2]  
保护储集层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绍槐等编著, 1993
[3]  
水污染控制工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姜安玺等编, 1990
[4]  
系统科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邹珊刚等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