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人类行为是利己还是利他?——对几种流行划界标准的审视

被引:1
作者
朱富强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 本能; 自我保全; 抽象道义;
D O I
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10.09.008
中图分类号
F069.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界定人类行为性质的流行标准主要有:基于行为后果的幸福快乐说、基于行为动机的本能冲动说、基于生命延续的自我保存说和基于普遍主义的抽象道义说。但所有这些学说根本上并不能提供一个有效区分利己和利他的标准:前三者着眼于人的动物性本能而最终将人的行为都归纳为利己的,从而构成了现代经济学泛经济人化分析的基础;后者则引入了一个先验的外部准则,但由于脱离了人类的经验基础而往往成为道德上的说教。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辨析 [J].
王海明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1) :19-26
[2]  
人性论[M]. 商务印书馆 , 王海明著, 2005
[3]  
人生十论[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钱穆著, 2004
[4]  
美德的起源[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麦特·里德雷(MattRidley)著, 2004
[5]  
实现人生价值[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美)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H.Maslow)著, 2003
[6]  
经济演化[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荷)杰克·J.弗罗门(JackJ.Vromen)著, 2003
[7]  
保守资本主义[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英)大卫·雷斯曼著, 2003
[8]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泽厚[著], 2003
[9]  
历史本体论[M]. 三联书店 , 李泽厚著, 2002
[10]  
金融伦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博特赖特(JohnR.Boatright)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