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附近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上第三系的划分

被引:35
作者
毕治国
于振江
邱占祥
机构
[1] 安徽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二分队
[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关键词
玄武岩; 基性岩; 砂岩; 碎屑岩; 粉砂质泥岩; 化石; 上新统; 凝灰质砂; 六合组; 砂砾岩; 钙质结核; 上第三系; 哺乳动物; 南京; 江苏;
D O I
10.19615/j.cnki.1000-3118.1977.02.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南京附近长江南北广泛出露着一些胶结疏松,以灰、黄色砂砾岩为主的河湖相沉积。对于它们的形成时代,从十九世纪后半叶开始直到本世纪中期,在没有化石依据的情况下,曾提出过各种见解(从始新世直至第四纪!)。1956年南京师范学院李立文同志在江宁方山发现了安琪马化石,第一次肯定了其中有中新统的存在(周、胡,1956)。浦镇化石的发现(周、王,1964)也证实了这一点。但除中新统外,还有无其它时代的沉积?由于没有化石依据,加上露头零散,对比困难,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下。最近,我们在六合县的马集砂矿、李立文同志在灵岩山砂矿又分别收集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提供了新的时代依据。通过共同的野外工作,现在已有可能对南京附近这套地层进行划分并建组。本文所鉴定的化石绝大部分都是砂矿工人同志们采集的。在成文过程中参加1/20万南京幅野外验收会议的代表们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8+166 +16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