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档案材料看苏联30年代大清洗数字的夸大——兼答郑异凡先生

被引:6
作者
吴恩远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2] 北京
关键词
档案材料; 苏联; 30年代大清洗; 夸大的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512 [俄罗斯及苏联];
学科分类号
0603 ;
摘要
本文依据详细档案资料 ,分析苏联 30年代大清洗人数长期以来被夸大的原因。指出 ,以往或者把整个苏联 30— 50年代都视同大清洗时期 (实际特指1 937— 1 938年 ) ;或者把所有被关押人犯都当作清洗对象 (实际仅指政治犯 ) ;或者把受大清洗影响的人也统计成直接镇压人数等情况。考证了以往在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大清洗问题具有影响的著作所列举的数据 ,证明其中大多由于缺乏档案资料的支持而呈现不可靠。文章最后驳斥了研究苏联大清洗问题上的“不可知论” ;指出统计被镇压人数必须坚持“论从史出” ,在大清洗问题研究中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40+127 +12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人数考 [J].
吴恩远 .
历史研究, 2002, (05) :102-112+192
[2]   苏共丧权的教训 [J].
郑异凡 .
俄罗斯研究, 2001, (02) :14-19+7
[3]  
一杯苦酒.[M].(俄)亚·尼·雅科夫列夫(А.Н.Яковлев)著;徐葵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
[4]  
斯大林模式研究.[M].李宗禹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  
苏联兴亡史.[M].周尚文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6]  
苏联史纲.[M].陈之骅 主编.人民出版社.1991,
[7]  
赫鲁晓夫回忆录.[M].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东方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