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被引:115
作者
宋一平
崔德健
茅培英
机构
[1] 解放军医院呼吸科!北京
关键词
肺疾病,阻塞性; 大鼠; 呼吸功能试验;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寻求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大鼠模型的新方法 ,探讨吸入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及抗胆碱能受体支气管扩张剂溴化异丙托品 (异丙托品 )对大鼠COPD模型干预的影响。方法 :用两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 (LPS2 0 0 μg/次 )及熏香烟 4周的复合刺激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 (模型组 ) ,药物干预组于制作模型后第 8天起分别吸入布地奈德及异丙托品溶液。观察支气管病理学改变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细胞计数与分类 ,检测有关呼吸功能指标。结果 :模型组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气管壁厚度及腺体厚度 /气管壁厚度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0 0 0 1) ;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静息分钟通气量 (VE)、呼气峰流速 (PEF)和“0 3s用力呼气容积”(“FEV0 3 ”)则显著降低 (P <0 0 5 )。与模型组相比 ,布地奈德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显著降低 ,单核 巨噬细胞所占构成比显著升高 (P<0 0 5 ) ,异丙托品组则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采用两次气管内注入适量LPS和反复熏香烟的方法 ,可成功制备大鼠COPD模型 ,其病理及病生理改变与人类COPD类似 ,为人类COPD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工具。皮质激素对大鼠COPD模型有一定保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J].
马楠 ;
崔德健 ;
梁延杰 ;
佟欣 ;
李玲 ;
杨建发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9, (06) :371-372
[2]  
现代呼吸病学.[M].罗慰慈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
[3]  
病理组织制片和染色技术.[M].龚志锦等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  
药理实验方法学.[M].徐叔云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