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烃成藏理论新思维

被引:19
作者
关德范
王国力
张金功
王捷
机构
[1] 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
关键词
整体上升; 破裂排烃; 排烃压实; 石油聚集量; 成烃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散失,是在盆地形成、发展直至萎缩的石油地质演化过程中,各种沉积物经历了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共同作用后的产物。烃源岩的初次运移过程,应当是在卸载减压物理场条件的诱发作用下,先产生烃源岩“破裂排烃”,然后是“排烃压实”,最终才导致“压实排烃”。区域概念上就可以把石油聚集量理解为石油排出量。盆地全面萎缩发展阶段是盆地油气藏的最终完善定型期。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未来中国的油气资源前景探讨 [J].
周玉琦 ;
易荣龙 ;
舒文培 ;
黄泽光 ;
林宗满 ;
余琪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3) :227-234+321
[2]  
陆相有机质演化和成烃机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黄第藩 著, 1984
[3]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未熟—低熟油成烃成藏条件研究 [J].
秦建中 ;
王静 ;
李欣 ;
张学博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S1) :566-572+577
[4]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长岭凹陷深层资源潜力分析 [J].
朱又红 ;
王骏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2) :149-152
[5]  
地球与类地行星构造地质学[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刘德良等编著, 1997
[6]   差异压实与大油气田 [J].
裘亦楠 ;
王衡鉴 ;
曹文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1, (01) :1-12
[7]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沉降过程、岩浆活动、温压场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分析 [J].
韩晋阳 ;
肖军 ;
郭齐军 ;
Tourba KAMAYE ;
赵忠新 ;
甘华军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3) :257-263+268
[8]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吴崇筠等著, 1992
[9]  
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田在艺,张庆春著, 1996
[10]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高瑞祺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