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金融化、研发创新与财务风险:“共振”抑或“冲销”

被引:17
作者
刘柏 [1 ]
琚涛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商学院
[2] 吉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脱实向虚; 资产金融化; 研发创新; 冲销效应; 财务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以宏观经济"脱实向虚"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为背景,本文探索风险和机遇并存的资产金融化和研发创新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是"共振效应"还是"冲销效应"?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一系列稳健性的结果表明资产金融化与研发创新的交互作用降低了财务风险,表现为"冲销效应"。渠道分析揭示了金融化与创新的联合效应是通过对内提升企业发展能力以及对外发挥信号传递作用而降低了财务风险。最后,高质量创新所带来的"冲销效应"更明显。研究结论揭示了金融化和高质量创新的"产融结合"在抑制财务风险中的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财务风险:“未雨绸缪”还是“舍本逐末” [J].
黄贤环 ;
吴秋生 ;
王瑶 .
财经研究, 2018, 44 (12) :100-112+125
[2]   企业“脱实向虚”与金融市场稳定——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 [J].
彭俞超 ;
倪骁然 ;
沈吉 .
经济研究, 2018, 53 (10) :50-66
[3]   金融化对实体企业未来主业发展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 [J].
杜勇 ;
张欢 ;
陈建英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12) :113-131
[4]   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投入与市场表现:基于公司内外部的视角 [J].
周铭山 ;
张倩倩 ;
杨丹 .
经济研究, 2017, 52 (11) :135-149
[5]   实体企业金融化促进还是抑制了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J].
王红建 ;
曹瑜强 ;
杨庆 ;
杨筝 .
南开管理评论, 2017, 20 (01) :155-166
[6]   金融资产配置动机:“蓄水池”或“替代”?——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胡奕明 ;
王雪婷 ;
张瑾 .
经济研究, 2017, 52 (01) :181-194
[7]   中国实业投资率下降之谜:经济金融化视角 [J].
张成思 ;
张步昙 .
经济研究, 2016, 51 (12) :32-46
[8]   社会责任对企业风险的影响效应——基于我国经济环境的分析 [J].
冯丽艳 ;
肖翔 ;
程小可 .
南开管理评论, 2016, 19 (06) :141-154
[9]   融资歧视、市场扭曲与利润迷失——兼议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J].
罗来军 ;
蒋承 ;
王亚章 .
经济研究, 2016, 51 (04) :74-88
[10]   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 [J].
黎文靖 ;
郑曼妮 .
经济研究, 2016, 51 (04) :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