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盆地古近系湖相沉积岩的氧、碳同位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26
作者
刘春莲
Franz T Fürsich
白雁
杨小强
李国强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InstitutfürGeologieundPal-ontologie,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Universit-tWürzburg,GermanyD,广州,广州,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氧碳同位素; 碳酸盐; 湖相沉积; 古近系; 三水盆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4.01.006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三水盆地古近系莘庄组顶部至土布心组红岗段的全岩碳酸盐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其形成期间经历了多次环境变迁。根据碳酸盐氧、碳同位素比值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 ,可识别三次海水入侵期。其时δ18O值大幅度向正值漂移。而由于受有机质降解的影响 ,相应时期的δ13 C均表现为低值。在不直接受海洋影响的湖相沉积阶段 ,δ18O与δ13 C的相关程度虽然未达到典型的封闭型湖泊水平 ,但仍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变化 (r =0 .6 5 ) ,表明其湖水滞留时间较长。而频繁出现的石膏薄层沉积也指示湖盆的封闭性较好。这些均表明这一时期的三水盆地可能是一周期性封闭型湖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制于蒸发量 /降雨量平衡的变化。而δ13 C比值往往还受有机质活动的控制 ,更多的是反映有机质生产力、埋藏与降解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湖相碳酸盐氧碳同位素的相关性与生油古湖泊类型 [J].
刘传联 ;
赵泉鸿 ;
汪品先 .
地球化学, 2001, (04) :363-367
[2]   广东三水残留盆地特征及油气地质条件 [J].
严俊君 ;
金之钧 .
沉积学报, 1997, (01) :142-147+161
[3]   青藏高原咸化湖泊沉积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J].
彭立才 ;
孙镇城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6, (03) :44-49
[4]   海相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J].
王可法 .
地质地球化学, 1994, (05) :50-54
[5]   碳酸盐岩氧、碳同位素与古温度等的关系 [J].
邵龙义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4, (01) :39-45
[6]   碳酸盐岩中氧、碳稳定同位素与古盐度、古水温的关系 [J].
张秀莲 .
沉积学报, 1985, (04) :17-30
[7]   三水盆地火山活动与油气的关系 [J].
唐忠驭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4, (02) :89-100+202
[8]  
Paleolimnological signatures from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ratios in carbonates from organic carbon-rich lacustrine sediments.In: Katz B J ed. Lacustrine Basin Exploration - Case Studies and Modern Analogs .2 Talbot M R,Kelts K. AAPG Memoir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