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同调动态等值研究

被引:34
作者
潘学萍
张弛
鞠平
吴峰
金宇清
张源
机构
[1]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风电场建模; 动态等值; 同调; 分群;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5.03.006
中图分类号
TM614 [风能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以往在对双馈风电机组进行同调判别时,常将发电机端口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受扰轨线作为观测量。但由于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不是系统的状态量,将其作为同调判别的观测量可能带来一定误差。基于同步发电机及异步电动机的同调判别方法,指出应选择主导模式中参与因子较大的状态量作为观测量。即基于特征根技术,提出双馈风电机组的同调判别应以转子电流为观测量。同时,还提出综合风电机组初始运行点及动态特性的两步分群方法,即先根据风电机组的初始风速进行首次分群,然后基于风电机组的动态特性再次分群。该方法不仅能够较准确地估算等值机的等效风速,还可以使等值系统的动态特性与原系统尽可能一致。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21 / 6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特征分析的大规模风电场等值建模 [J].
黄伟 ;
张小珍 .
电网技术, 2013, 37 (08) :2271-2277
[2]   基于戴维南电路的双馈风电场动态等值方法 [J].
周海强 ;
张明山 ;
薛禹胜 ;
鞠平 ;
王锦朋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23) :42-47+53
[3]   基于聚类算法的风电场动态等值 [J].
陈树勇 ;
王聪 ;
申洪 ;
高宁超 ;
朱琳 ;
兰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04) :11-19+24
[4]   风速波动情况下并网风电场内风电机组分组方法 [J].
曹娜 ;
于群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2) :42-46
[5]   风电场集群接入系统后的聚类分析 [J].
范国英 ;
史坤鹏 ;
郑太一 ;
冯利民 ;
李振元 .
电网技术, 2011, 35 (11) :62-66
[6]   基于运行数据的大型风电场建模方法研究 [J].
余洋 ;
米增强 ;
刘兴杰 ;
孙蕾 ;
陈盈今 .
太阳能学报, 2011, 32 (10) :1543-1548
[7]   双馈机组风电场动态等效模型研究 [J].
米增强 ;
苏勋文 ;
余洋 ;
王毅 ;
吴涛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17) :72-77
[8]   基于动态相似度与等值缓冲区的电动机动态等值方法 [J].
周海强 ;
鞠平 ;
宋忠鹏 ;
卫志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13) :24-27+54
[9]   风电场动态等值模型的多机表征方法 [J].
米增强 ;
苏勋文 ;
杨奇逊 ;
王毅 ;
吴涛 .
电工技术学报, 2010, 25 (05) :162-169
[10]   感应电动机群单机等值算法研究 [J].
赵兵 ;
汤涌 ;
张文朝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19)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