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手段·自主需要——人民公社制度兴衰的思考

被引:13
作者
刘娅
机构
[1] 深圳市委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政治制度; 人民公社制度; 目标; 手段; 自主需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回顾、反恩人民公社制度兴衰的原因,会发现其兴衰嬗变与党的目标认识、制度设定和管理手段不无关联,理想目标、行政手段以及受压抑的自主需求诉求权利的交互作用对公社制度起了解构作用。鉴此,深化农村政治制度建设应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循序渐进推进目标并慎用行政手段,充分尊重自主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127 +1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村改革的历史性突破..高学军;.学习时报.2001,
[2]  
中国村民自治理论与实践探索.[M].王振耀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3]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薄一波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4]  
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M].徐勇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5]  
光辉的三十五年.[M].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6]  
列宁选集.[M].(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65,
[7]   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 [J].
辛逸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 (03) :27-40
[8]  
中国农民代表参观团张林池团长发表访苏观感.[J]..新华月报.1952,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