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被引:94
作者
袁志刚
范剑勇
机构
[1] 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2] 杭州商学院
关键词
工业化; 地区差异; 劳动力空间分布; 就业增长;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3.07.008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直接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快速转移。这一转移在全国各地区的速度如何?我们以此为本文展开的出发点,并应用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偏离份额法对各地区工业化进程进行分析和判断,发现我国原来的三大直辖市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三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而中部、西北和西南地区则仍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同时,整个大陆的第二产业有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包括直辖市)聚集的倾向,使东部沿海地区有形成中国的制造业中心的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 [J].
范剑勇 ;
朱国林 .
管理世界, 2002, (07) :37-44
[2]   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J].
范剑勇 ;
杨丙见 .
经济研究, 2002, (08) :66-73+95
[3]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Employment and Investments in China, 1985–94 [J].
Aying Liu ;
Shujie Yao ;
Zongyi Zhang .
Economics of Planning, 1999, 32 :171-190
[4]   The efficiency impact of the Chinese industrial reforms in the 1980's [J].
Liu, ZN ;
Liu, GS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6, 23 (03) :237-255
[5]  
Trade;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spati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spired by the case of China.[J].Dapeng Hu.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2, 3
[6]  
中国就业报告.[M].袁志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  
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M].魏后凯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8]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M].罗鉴宇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9]  
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陆大道等著;.商务印书馆.1997,
[10]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美)H.钱纳里(H.Chenery)等著;吴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