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通心络超微粉的干预作用

被引:12
作者
吴士珍 [1 ]
吴相锋 [2 ]
袁国强 [1 ]
贾振华 [1 ]
梁俊清 [1 ]
魏聪 [1 ]
李娟 [1 ]
吴以岭 [1 ]
机构
[1]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络病研究室
[2] 河北以岭医院
关键词
缺氧; 血管内皮; 通心络超微粉;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观察缺氧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通心络超微粉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模型组、通心络大剂量组、通心络中剂量组和通心络小剂量组。缺氧模型组与通心络组大鼠灌胃后置于常压低氧舱内,每天7h,每周6d,共计5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动脉血气分析,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的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放射免疫均相竞争法检测大鼠血浆内皮素(ET)含量,硝酸酶还原法检测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缺氧模型组大鼠动脉血PaO2显著降低(P<0.05);血浆ET-1与血清vWF水平显著升高,血清NO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心络超微粉可明显升高血氧分压(P<0.05),降低血浆ET-1与血清vWF水平(P<0.05),升高血清NO水平(P<0.01)。光镜下可见缺氧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结构改变明显,透射电镜下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改变,而通心络组病变减轻。结论缺氧可造成大鼠血管内皮结构破坏和功能损伤,通心络超微粉对缺氧引起的血管内皮结构破坏和功能损伤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4+193 +1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医药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王丽萍 ;
祝光礼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2) :1932-1934
[2]   川芎嗪对缺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J].
张国平 ;
孙梅 ;
杨洁红 ;
万海同 .
中草药, 2008, (01) :71-73
[3]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周颖 ;
陈虹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 (08) :63-65
[4]   淫羊藿苷对缺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吉瑞瑞 ;
李付英 ;
张雪静 ;
段重高 ;
周亚伟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06) :525-530
[5]   低压缺氧时大鼠一氧化氮、内皮素、肾上腺髓质素变化的观察 [J].
高和 ;
宁波 ;
王文清 ;
王喆 ;
姜树强 .
心脏杂志, 2003, (05) :404-405+409
[6]   急性缺氧时内皮细胞中vWF的变化 [J].
宋丽娜 ;
董小黎 ;
周以健 .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0, (09) :26-28
[7]   氧供需平衡的血气分析参数 [J].
于维林 ;
王士珍 ;
任立晟 .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9, (04) :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