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13
作者
朱春雷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关系; 研究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建国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关学者从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等多角度分析这一主题,并形成了几种主导性的解释模式。同时,也有学者以西方的一些理论和分析范式为基础对未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走向提出了各自的设想。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6+21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法团主义视角下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调整与建构 [J].
张青国 .
重庆社会科学, 2006, (01) :96-99+115
[2]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J].
康晓光 ;
韩恒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73-89+243-244
[3]   中国后全能型的权威政治 [J].
萧功秦 .
战略与管理, 2002, (06) :82-88
[4]   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选择:法团主义视角 [J].
孙双琴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2, (05) :29-32
[5]   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 [J].
林尚立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1, (06) :37-44
[6]   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 [J].
萧功秦 .
战略与管理, 2000, (06) :1-8
[7]   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第三种模式——试论组合主义 [J].
颜文京 .
政治学研究, 1999, (02) :85-93
[8]   “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J].
唐士其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06) :66-7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