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侵权法”的理念及制度逻辑——从对高空抛物致害责任制度正当性的论证展开

被引:14
作者
何国强
机构
[1] 广东警官学院法律系
关键词
风险社会; 风险侵权法; 预防; 救济; 高空抛物;
D O I
10.13793/j.cnki.42-1020/c.2017.03.015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现代化进程导致社会风险大大加剧,风险预防成为国家治理的新任务。国家通过民法路径致力于风险治理时,侵权法的重心从关注损害行为之后转向损害行为前后并重,即损害行为之前注重预防与秩序建构,损害行为之后注重加大救济。《侵权责任法》在价值定位方面可以解读为"风险侵权法",在预防、社会调节及救济功能方面较以往有较大改变,其中第87条高空抛物致害情形中的"证明责任"便是例证。高空抛物致害代表着"风险侵权法"的三层建构路径:权利救济、预防机制及和谐秩序功能。因此,《侵权责任法》在制度构建上可通过救济社会化、风险预防与和谐秩序观来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风险社会”与侵权法的新理念.[N].张铁薇;.光明日报.2007,
[2]   风险社会与变动中的刑法理论 [J].
劳东燕 .
中外法学, 2014, 26 (01) :70-102
[3]   证明责任倒置理论批判 [J].
胡学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1) :106-116
[4]   《侵权责任法》的基础构建与主要发展 [J].
龙卫球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12) :103-122+208
[5]  
侵權責任法的立法成就與不足.[J].梁慧星;.中国法律.2012, 04
[6]   《侵权责任法》实施疑难问题专家学者纵横谈 [J].
丁广宇 ;
金奇男 .
法律适用, 2011, (10) :26-39
[7]   《侵权责任法》的立法价值取向——以高空抛物为例 [J].
杨胜江 .
人民论坛, 2011, (02) :104-105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草案建议稿 [J].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研究"课题组 .
河北法学, 2010, 28 (11) :2-22
[9]   侵权责任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与功能 [J].
杨占栋 .
滨州学院学报, 2009, 25 (04) :65-68
[10]   汉德公式的解读与反思 [J].
冯珏 .
中外法学, 2008, (04) :51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