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及其自然干扰特征的研究

被引:34
作者
闫淑君
洪伟
吴承祯
毕晓丽
王新功
封磊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
关键词
林隙; 自然干扰;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4.0238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福建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96个林隙的调查 ,研究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 .结果表明 ,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扩展林隙 (EG)和冠空隙 (CG)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 5 0 86 %和 16 6 6 % ,每年干扰频率分别为 0 85 %·年 -1和 0 2 8%·年-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 35 7年 .林隙形成方式由树木折干形成的最为普遍 ,占形成木总数5 8 0 4 % ,其次是由于掘根风倒而形成的 ,占 33 4 8% .林隙大多由两株树木形成 ,平均每个林隙拥有形成木 2 33株 .扩展林隙的大小多在 10 0~ 30 0m2 之间 ,其中以 2 0 0~ 30 0m2 者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 ,而以10 0~ 2 0 0m2 者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 .冠空隙的大小多在 10 0m2 以下 ,其中 5 0m2 以下所占的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都是最大的 .林隙形成木分布最多的径级在 2 0~ 30cm之间 .
引用
收藏
页码:1126 / 11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缙云山森林林隙与非林隙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J].
王周平 ;
李旭光 ;
石胜友 ;
齐代华 ;
何正明 ;
许文蔚 ;
邓先宝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7-10
[2]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边缘木高径分布特征 [J].
闫淑君 ;
洪伟 ;
吴承祯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3, (01) :5-8
[3]   藏东南亚高山冷杉林林隙特征与干扰状况研究 [J].
罗大庆 ;
郭泉水 ;
薛会英 ;
边巴多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777-780
[4]   三峡大老岭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隙干扰研究 Ⅱ.林隙干扰的地形格局 [J].
沈泽昊 ;
王功芳 ;
李道兴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2) :149-156
[5]   瓦屋山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林窗形成特征 [J].
包维楷 ;
刘照光 ;
袁亚夫 ;
刘仁东 ;
刘朝禄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4) :485-490
[6]   三峡大老岭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隙干扰研究Ⅰ.林隙基本特征 [J].
沈泽昊 ;
李道兴 ;
王功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3) :276-282
[7]   缙云山森林林隙形成特征的研究 [J].
王周平 ;
李旭光 ;
石胜友 ;
齐代华 ;
许文蔚 ;
何正明 ;
邓先宝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305-309
[8]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形成方式及其特征的研究 [J].
刘静艳 ;
王伯荪 ;
臧润国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