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核电站周围海域2005年与1998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比较

被引:10
作者
陈斌林 [1 ]
方涛 [2 ]
张存勇 [3 ]
贺心然 [4 ]
机构
[1] 连云港市环保局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组成; 核电站海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4 [海洋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2005年秋季对连云港核电站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进行了调查,并与1998年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以研究核电站建设时期(1999~2005年)周围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研究表明,2005年调查的优势种以多毛类居多,而不是1998年的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且调查出现的总种数明显少于1998年;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值高于1998年,但生物量却大大减少,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都高于1998年。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marine benthos. Holme N A,McIntyre A D. . 1984
[2]  
Ecological diversity. Pielou E C.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