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08年华北地区降水变化内在特征分析

被引:5
作者
郝立生 [1 ,2 ,3 ]
闵锦忠 [1 ]
史印山 [2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河北省气候中心
[3]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实验室
关键词
降水; 变化; 特征; 华北地区;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24.034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使用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的3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对华北降水内在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受季风影响,华北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占年降水总量的65.0%。华北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6d,夏季为35d。年降水量减少不是由于雨强变化造成的,而主要是由于雨日减少的影响,雨日减少主要发生在夏季,其中夏季暴雨雨日减少造成的雨量减少最为重要。这为改进华北夏季降水预测提供了思路,即要改进华北夏季降水预测技术,应把着眼点放在暴雨过程预报上,应分析是否会出现有利于暴雨发生的环流形势,不应该简单地通过平均环流来预测夏季降水量偏多或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3269 / 13274+13324 +133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亚洲—太平洋季风区的遥相关研究 [J].
丁一汇 ;
刘芸芸 .
气象学报, 2008, (05) :670-682
[2]   华北和印度夏季风降水变化的对比分析 [J].
郝立生 ;
闵锦忠 ;
姚学祥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5) :271-275
[3]   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观测研究 [J].
翟盘茂 ;
王萃萃 ;
李威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3) :144-148
[4]   华北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相关的海气异常型 [J].
杨修群 ;
谢倩 ;
朱益民 ;
孙旭光 ;
郭燕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4) :789-797
[5]   青藏高原异常雪盖和ENSO的多尺度变化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J].
彭京备 ;
陈烈庭 ;
张庆云 .
高原气象, 2005, (03) :366-377
[6]   华北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联系 [J].
徐桂玉 ;
杨修群 ;
孙旭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511-518
[8]   1880年以来华北降水及水资源的变化 [J].
张庆云 .
高原气象 , 1999, (04) :486-495
[9]   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 [J].
黄荣辉 ;
徐予红 ;
周连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4) :465-476
[10]  
长江黄河流域旱涝规律和成因研究[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叶笃正等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