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

被引:164
作者
权培培
段禹
崔延强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新文科; 新文科建设; 人文社会科学; 跨学科; 多学科集群; 新文科实验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3 [课程];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发轫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之中,对于现代性的阐释与批判始终构成其经典传统,但同时,现代性无孔不入的渗透也使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着异化的危险。作为对现代社会科学之现代性的克服与超越,新文科是后工业时代基于知识高度综合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一种文科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新形态,以交叉前沿、战略需求、现代技术、区域优势为建设动力,以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的构建、教研评价标准的确立以及运行模式的形成为四大核心要素。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探索国内外跨学科联合学位培养、建立以多学科集群为基础的现代书院制度、推动"新文科实验室"建设以及践行"传统文科+"可成为高校探索新文科建设的四种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80 / 29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定位.[N].姜智彬;.社会科学报.2019,
[2]  
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N].王铭玉;张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3]  
第四次教育革命.[M].安东尼·塞尔登;奥拉迪梅吉·阿比多耶.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4]  
社会科学的兴起.[M].理查德·奥尔森.科学出版社.2018,
[5]  
美国社会科学的起源.[M].多萝西·罗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6]  
第四次工业革命.[M].施瓦布.中信出版社.2016,
[7]  
社会科学.[M].(英)吉尔德·德兰逖(GerardDelaney)著;张茂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8]  
Triple Helix; Quadruple Helix and Quintuple Helix and How Do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Relate To Each Other? : A Proposed Framework for a Trans-disciplinary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Ecology.[J].Elias G. Carayannis;David F.J. Campbel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JSESD).2010, 1
[9]   新文科教育引领新闻人才培养理念创新 [J].
唐衍军 .
新闻论坛, 2020, (02) :111-114
[10]   新文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向 [J].
段禹 ;
崔延强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 (02) :14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