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第四纪盐湖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7
作者
徐钰林
孙镇城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第四纪,钙质超微化石,盐湖,古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3.663.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报导了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陆相第四纪盐湖沉积中发现的钙质超微化石,它们主要是:Gephyrocapsaoceanica,Cocolithuspelagicus,Calcidiscusleptoporus,C.macintyrei,Reticulofenestraminutula等。上述钙质超微化石群具有以下特征:(1)化石丰度中等,属、种分异度低,化石保存差;(2)赋存化石的层位均为富含石膏盐层的微咸水咸水的沉积物,或为盐湖沉积;(3)产出化石地点远距该地质时期时的古海岸线。它们与古海域既无通道相连,亦非残留海。中国西北地区盐湖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中国东部地区第三纪沙河街组某些层位中的钙质超微化石不能作为“海相生物”的标志,否定了这些化石层位与“海侵”或“海泛”的关联。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苏北盆地早第三纪海侵析疑 [J].
王仪诚 ;
陈永祥 .
石油学报, 1992, (02) :137-142
[2]   黄骅坳陷早第三纪介形类化石组合序列与油气生成 [J].
陈仲勤 .
石油学报, 1992, (02) :92-96
[3]   河套盆地第三系有孔虫的发现及其生态环境的分析 [J].
袁效奇 ;
傅智雁 ;
耿国仓 .
石油学报, 1992, (02) :109-115+2
[4]   东濮凹陷早第三纪生物记录中的地质事件 [J].
魏美田 .
石油学报, 1992, (02) :77-82
[5]   南海北部第三纪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 [J].
段威武 ;
黄永样 .
地质学报, 1991, (01) :86-101+105
[6]   东海陆架盆地西南部海相始新统钙质超微化石 [J].
钟石兰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0, (04) :311-344+432
[7]   东濮盆地晚始新世生物群及其古环境的探讨 [J].
赵志清 ;
吕红玉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8, (03) :315-322
[8]   东濮盆地晚始新世生物群及其古环境的探讨 [J].
赵志清 ;
吕红玉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8, (03) :315-322
[9]   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一段颗石藻类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J].
钟筱春 ;
钟石兰 ;
费轩冬 ;
聂郁胜 ;
林田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8, (02) :145-151+225
[10]   渤海沿岸及邻近地区早第三纪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郝诒纯 ;
李蕙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4, (12) :74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