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断裂带中金、银矿床的火成改造成矿作用

被引:5
作者
张乾
潘家永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
关键词
火成岩; 断裂带; 火成改造矿床; 成因新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产于火成岩(侵入岩、火山-次火山岩)断裂带中的脉状金、银矿床的地质特征表明,矿床的形成明显滞后于火成岩的成岩时代,属后成矿床,成矿多发生在地下500~3000m处,断裂构造使其与地表导通,形成开放半开放体系;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至少有一部分矿床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已团结成岩的火成岩;成矿流体有大气降水成分及与主岩不同期的岩浆热液成分;成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岩脉侵入带来的热液使早期的岩体遭受蚀变,蚀变过程中金等成矿元素析出并在断裂构造中沉淀成矿;二是下渗的大气降水在深部被加热,萃取岩石中的成矿元素而形成含矿溶液,这种分散在岩石中的溶液,在构适应力作用下汇聚到构造薄弱带——断裂中,因降温减压而沉淀成矿。概括地说,这些矿床是通过热液对火成岩(矿源岩)的改造而形成的,可称之为火成改造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中国北方金矿床铅同位素研究
    贾叶飞
    李霞
    [J]. 矿床地质, 1993, (02) : 168 - 173
  • [2] 东坪金矿成矿时代研究
    卢德林
    罗修泉
    汪建军
    张思红
    郑宝英
    [J]. 矿床地质, 1993, (02) : 182 - 188
  • [3] 云南大坪金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机理的分析
    韩润生
    金世昌
    [J]. 昆明工学院学报, 1993, (03) : 1 - 10
  • [4] 中国东南部某些热液矿床的成岩成矿时差序列及有关问题讨论
    李长江
    徐步台
    蒋叙良
    胡永和
    [J]. 矿床地质, 1992, (02) : 106 - 112+105
  • [5] 浙江绍兴—龙泉隆起带中金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研究
    刘英俊
    孙承辕
    沙鹏
    [J]. 地球化学, 1987, (01) : 10 - 21
  • [6] 华南花岗岩铀矿H、O、S、Pb同位素研究
    王联魁
    刘铁庚
    [J]. 地球化学, 1987, (01) : 67 -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