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国际法心态的构成因素

被引:10
作者
何志鹏 [1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2]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关键词
国际法; 中国; 国际关系; 历史; 文化;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4.01.020
中图分类号
D99 [国际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中国的国际法观念是国际关系中行为体自身状况和国际社会环境互构的心理映射,是国际政治结构、国际法局面与中国自身状况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表现在中国国际法的理论研究和各实践环节,最终形成心理的认知和判断。中国对国际法持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是国际法自身大国强权与中国近代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共同决定的,具体表现为国际法对中国的负反馈和中国国际法知识和能力的不足。预期加强中国的国际法立场、提升中国参与国际立法和对国际法实施的监督、国际司法的积极程度,必须改善国际法心态,其途径则是强化中国国际法律知识积淀、增加自身的法律参与和应用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纵横国际法.[M].何力; 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
[2]  
论中国.[M].(美) 基辛格 (Kissinger;H.A.) ; 著.中信出版社.2012,
[3]  
世界舞台上的政治.[M].(美) 鲁尔克; 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
[4]  
简明国际法史.[M].(德) 努斯保姆; 著.法律出版社.2011,
[5]  
.[M].李新;韩信夫;姜克夫.中华书局.2011,
[6]  
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M].(日) 川岛真;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  
中国国际法实践与案例.[M].段洁龙;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郑谦; 主编.人民出版社.2010,
[9]  
中国近代史.[M].陈旭麓;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  
废约运动与民国政治.[M].李斌;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