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8年全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35
作者
常昭瑞
张静
王子军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行特征;
D O I
10.19568/j.cnki.23-1318.2009.03.026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R777 [眼附属器官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100212 ;
摘要
目的分析实施网络直报以来我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变化趋势,掌握其流行特点,为我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预测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06年我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水平相对较低,2007年出现明显高峰,发病数较2004~2006年及2008年同期上升5.27、6.82、5.40和2.26倍;8~10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分布在广东、四川、广西等南部省份,各年龄均有发病,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工人、农民、学生三大人群中。2004~2006年共报告暴疫情6起,2007年和2008年各报告暴疫情65起和13起,9月份高发,发生场所以学校为主。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是引起2007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的主要病原。结论做好学校等人口密集场所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是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和流行的重要环节。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7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某企业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因素及其控制措施实施评价 [J].
李奕才 ;
薛志强 ;
严新风 ;
李基 ;
佘伟雄 ;
魏祖光 ;
吴光华 ;
张锦青 ;
戴启立 ;
元烨森 .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17) :3421-3425
[2]   北京市CoxA24病毒分子生物学特点的初步研究 [J].
李洁 ;
丁立新 ;
高志勇 ;
黄芳 ;
刘园 ;
严寒秋 ;
刘桂荣 ;
窦相峰 ;
吴晓娜 ;
王全意 ;
吴淑燕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 (09) :1714-1717+1734
[3]   绥江县2007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J].
张永瑞 ;
刘仁泉 ;
蒋必兆 ;
马元俊 ;
向省兆 ;
顾海涛 .
职业与健康, 2008, (12) :1185-1186
[4]   2007年广东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特征及报告标准探讨 [J].
孙立梅 ;
郑慧贞 ;
宋铁 ;
林锦炎 ;
吴德 .
疾病监测, 2008, (05) :293-296
[5]   竹山县擂鼓镇中学暴发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调查处理报告 [J].
朱名树 ;
孙长喜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4, (05) :28-29
[6]   2002年福建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分离和鉴定 [J].
沈晓娜 ;
曾林桦 ;
吴善群 ;
汪小瑛 ;
王枝新 ;
陈端 ;
周天喜 ;
何家鑫 .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3, (06) :16-18
[7]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预防 [J].
徐六生 .
中国临床医学, 2002, (03) :322-323
[8]   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爆发流行调查报告 [J].
刘运生 ;
李祝 .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1999, (04) :393-394
[9]   1994年北京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J].
沐桂藩 ;
吕华 ;
范宏宇 ;
睢瑞芳 ;
费佩芬 .
自然杂志, 1995, (03) :182-183
[10]   北京地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学研究 [J].
刘海林 ;
邢玉兰 ;
刘瑞琴 ;
丁立新 ;
方华 ;
车雁 ;
李美茹 ;
杨福祥 ;
胡希民 ;
谭顺革 ;
宋平 .
中国公共卫生, 1993, (S1)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