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黄河三门峡-小浪底间的应用探讨

被引:3
作者
李丽
郝振纯
王加虎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DEM; 分布式水文模型; 数字水文; 黄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4 [水文实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充分考虑水文要素和各种参数的空间变化是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优势所在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它们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方便易得的数据源 ,因此具有一定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将成为水文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文中依据从DEM中提取的河网、水流路径长度和坡度等流域特征 ,建立了适合于黄河流域三门峡 小浪底区间水文过程模拟的分布式日模型 ,为进一步的次洪模拟和小浪底水库入库洪水预报系统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参数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水文学手册.[M].(美)DavidR.Maidment主编;张建云;李纪生等译;.科学出版社.2002,
  • [2] 现代水文学.[M].左其亭;王中根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 [3] 数字高程模型.[M].李志林;朱庆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 [4] 基于DEM的流域特征提取综述
    李丽
    郝振纯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2) : 251 - 256
  • [5] 基于DEM的数字水系的生成
    郝振纯
    李丽
    [J]. 水文, 2002, (04) : 8 - 10+52
  • [6] 数字时代水文模拟技术的变革
    任立良
    刘新仁
    [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