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被引:43
作者
吕永良
吴爱勤
李鸣
刘建农
机构
[1] 苏州市广济医院
[2]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
关键词
精神病学; 老年抑郁症; 病例对照研究; 认知功能; 生活事件; 人格特征; 社会支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按CCMD -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收集 3 3例 60岁以上首次发作的患者 (抑郁组 ) ,3 2名健康老年人 (对照组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问卷、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 ,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抑郁组与对照组精神疾病家族史 (分别为 5例 /0例 ,χ2 =5 2 5 3 ,P =0 0 2 2 )、现患躯体疾病 ( 16例 /6例 ,χ2 =6 415 ,P =0 0 11)、血管危险因素 ( 10例 /3例 ,χ2 =4 44 7,P =0 0 3 5 )和长期困境 ( 19例 /3例 ,χ2 =14 43 7,P =0 0 0 0 )的差异有显著性 ,而抑郁组MMSE总分 2 6 2± 2 3低于对照组 2 7 3± 0 8(t =2 5 5 2 ,P =0 0 15 )。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 17 9± 15 0低于对照组 10 7± 7 8(t =2 42 ,P =0 0 19) ;抑郁组社交问题分值 3 5± 6 9高于对照组 1 2± 3 8(u =1 982 ,P =0 0 47)。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 3 9 5± 6 8低于对照组 42 9± 4 2 (t =2 43 4,P =0 0 18) ;抑郁组对支持的利用度 5 9± 2 7低于对照组 8 4± 1 6(u =3 844 ,P =0 0 0 0 )。抑郁组神经质分 60 0± 8 8高于对照组 5 1 7± 4 9(t =4 73 7,P =0 0 0 0 ) ;抑郁组与对照组的神经质个性 ( 2 4例 /3例 ,χ2 =2 6 85 1,P =0 0 0 0 )的差
引用
收藏
页码:254 / 256+261 +2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随访研究(综述) [J].
闫芳 ;
李淑然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06) :392-394
[2]   老年抑郁综合征 [J].
王祖新 .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1998, (03) :48-49
[3]   艾森克个性问卷在我国的修订 [J].
龚耀先 .
心理科学通讯, 1984, (04) :13-20+67
[4]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明园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