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主体性特质

被引:3
作者
王清涛
机构
[1] 潍坊市委党校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主体本体论; 哲学革命;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2012.05.005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B016 [本体论];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01 ; 0101 ;
摘要
马克思在本体论意义上实现了哲学革命,"主体"是马克思哲学的本体,主体本体论的构筑经历了"原子主体本体论"———"类主体本体论"——"实践主体本体论"——"关系主体本体论"四个阶段。主体本体论确立了本体由主体所建构的原则,也最终确立了主体在本体论中的地位。主体本体论使本体总在不断生成中,使世界成为活的世界。主体本体论面向生活世界,使马克思学说对人的现存的生存状态的扬弃和对人的解放的追求成为必然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J].
邹诗鹏 .
学习与探索, 2003, (02) :5-10
[2]   马克思哲学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J].
俞吾金 .
学术研究, 2001, (10) :5-12
[3]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剑英, 200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200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2001
[6]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著, 1975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