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霍邱群条带状硅铁建造成因雏议

被引:7
作者
邢凤鸣
任思明
机构
[1] 安徽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霍邱; 石英; 硅氧矿物; 条带状; 尖晶石; 磁铁矿; 角闪片岩; 硅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霍邱群的一般地质特征霍邱群分布于安徽西部霍邱、颖上地区,是一套晚太古代的含铁变质岩系(图1),经铷-锶全岩等时线法测得其同位素地质年龄为27.44±0.64亿年和27.58亿年。霍邱群自下而上分为三组:花园组、吴集组、周集组(图2,3)。花园组主要是角闪钾长眼球-变斑状混合岩,是角闪斜长片岩等岩石混合岩化的产物,厚度大于300米。吴集组分三段,下段系混合岩段,为条痕条带状混合岩及部分均质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8+88 +8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J].
朱炳泉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 1982, (03) :9-13
[2]   混合花岗岩的成因及其与铁矿关系的实验研究 [J].
赵斌 ;
王声远 ;
李统锦 .
地球化学, 1979, (03) :211-221+269
[3]  
铁的地球化学.[M].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1,
[4]  
变质作用与变质带.[M].[日]都城秋穗 著;周云生 译.地质出版社.1979,
[5]  
A biogenetic model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banded iron formation in the Transvaal Supergroup/South Africa.[J].D. D. Klemm.Mineralium Deposita.197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