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白—岑溪断裂带地质特征与构造演化

被引:39
作者
罗璋 [1 ]
机构
[1] 广西地质学校
关键词
断裂带; 构造演化; 北东东向; 北东向; 北北东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博白-岑溪断裂带为桂东南重要骨架构造,从北部湾畔至广东怀集多罗山,陆上全长410km,总体延伸45°,宽7-30km,深达莫霍面。以那车垌-莲都大断裂为骨干,由形成于志留纪的北东东向断裂、形成于泥盆纪的北东向断裂、形成于白垩纪的北北东向断裂,通过利用、抑制、改造等关系,反复接合而成。三者于南西方向收敛,形成强大而醒目的断裂带,往北东撒开,强度变弱。 本文采用形成与形变相结合,层层剥开的历史分析法。从断裂控制沉积相的观点分析了三组断裂的发生、发展与衰亡历史。通过对不同期形变的筛分、阐明了三组断裂的变形史及各时期变形特征与力学性质的转化。研究了三者的复合关系和复合后断裂带的地质特点。最后,通过对断裂带构造演化的分析,探讨了断裂组分的多样性、断裂活动的长期性,多期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断裂性质、产状的多变性,断裂组合的不调协性、断层岩与断裂性质的不一致性,以及韧性剪切带在花岗岩中的分布等特殊现象的成因。得出了历史分析法是力学分析法的基础,二者不可偏废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