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燕山期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9
作者
戚学祥
旷宏伟
陈培良
刘绍濂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2] 中国地质大学
[3] 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
[4] 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 北京
[5] 北京
[6] 湖北宜昌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燕山期侵入岩; 壳幔混合源区; 壳源区; 地球化学特征; 初始比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侵入岩由扬子型燕山早期、扬子型燕山晚期和江南型燕山期三个系列组成。在△γ -△β图解上 ,前两个系列侵入岩铅同位素参数均落入壳幔混合铅区 ,江南型燕山期侵入岩铅同位素参数散布于壳源铅区。Rb -Sr同位素锶初始比值 (Io)的变化特点是扬子型燕山早、晚期系列侵入岩的Io分别为 0 .6 994~ 0 .70 92和 0 .70 43~ 0 .70 82 ,除个别小于 0 .70 4外 ,均在 0 .70 4~ 0 .710之间 ;江南型燕山期系列侵入岩的Io为 0 .70 87~ 0 .7183,多数在 0 .710以上。在t-Io图解上 ,前二者均落入壳幔混合源区 ,属于I型或壳幔同熔型 ;后者均落入地壳源区 ,属于S型或地壳重熔型。黑云母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图解显示扬子型侵入岩中的黑云母大部分分布于镁黑云母区 ,与西昌基性 -超基性岩相同 ,具有壳幔混源特征 ;侵入岩中的黑云母则主要分布于铁叶云母区 ,具有地壳重熔型岩浆岩特点。稀土元素方面 ,扬子型燕山期系列侵入岩中钙碱性岩稀土配分模式特点相同 ,属轻稀土强烈富集的平滑向右倾斜型曲线 ,而晚期系列中的正长岩却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和弱到中等程度的Ce异常 ;江南型燕山期侵入岩为右倾斜率较小、分异程度差、Eu强烈亏损的稀土配分模式。这些特点说明扬子型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两个系列侵入岩来源于幔壳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花岗岩研究与大陆动力学 [J].
王涛 .
地学前缘, 2000, (S2) :137-146
[2]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火山岩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J].
戚学祥 ;
杜树三 .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0, (01) :47-55
[3]   火成岩构造组合与壳-幔成矿系统 [J].
邓晋福 ;
莫宣学 ;
罗照华 ;
赵海玲 ;
赵国春 ;
曹永清 ;
于学政 .
地学前缘, 1999, (02) :66-77
[4]   中国东南部下地壳物质与花岗岩成因探索 [J].
徐夕生 ;
周新民 ;
S.Y.O'Reilly ;
唐红峰 .
岩石学报, 1999, (02) :58-64
[5]   我国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王德滋 ;
周金城 .
岩石学报, 1999, (02) :2-10
[6]   研究花岗岩类成因类型和幔壳成分比的同位素方法探讨 [J].
邢风鸣 ;
邱瑞龙 .
现代地质, 1989, (02) :185-194
[7]   锶同位素初始比值在划分花岗岩成因类型上的应用探讨 [J].
邢凤鸣 .
岩石学报, 1987, (02) :75-79
[8]  
安庆-月山地区构造作用与岩浆活动[M]. 地质出版社 , 董树文, 1993
[9]  
Origin of peraluminous granites and granodiorites, Iberian massif, Spain: an experimental test of granite petrogenesis[J] . Antonio Castro,Alberto E. Pati?o Douce,L. Guillermo Corretgé,Jesús D. de la Rosa,Mohammed El-Biad,Hassan El-Hmidi.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99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