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核电站运转前后动物细胞微核现场监测的比较

被引:8
作者
蔡亚娜,何海晏,钱黎明,孙根昌,赵景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生物综合实验站,广州师范学院,广州教育学院
关键词
核电站; 广东省; 核电厂; 发电厂; 现场监测; 双壳类动物; 微核; 大亚湾; 外周血有核红细胞; 遗传毒性; 何海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5 [生物监测、生态监测];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应用遗传毒理学的微核测试技术对大亚湾核电站运转前后周围环境中的动物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核电站的运行对距电站4.7公里的东山,没有产生遗传毒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日本微核试验的协作研究简介 [J].
蔡亚娜 .
癌变畸变.突变., 1993, (06) :10-11
[2]   中国南海双壳类微核的再研究 [J].
蔡亚娜 ;
钱黎明 ;
何海晏 ;
贾晓平 ;
林钦 .
海洋环境科学, 1993, (02) :1-5
[3]   大亚湾的环境研究 [J].
温伟英 ;
何悦强 ;
郑庆华 ;
林燕棠 ;
叶能权 .
热带海洋, 1992, (02) :25-30
[4]   低等动物的微核试验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意义 [J].
蔡亚娜 ;
何海晏 .
环境科学, 1989, (02) :73-76
[5]   鱼类血细胞的微核测定 [J].
刘爱华 ;
施立明 .
动物学研究, 1985, (01) :8-1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