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

被引:15
作者
梁红艳
王健
机构
[1] 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
关键词
空间关系; 生产性服务业; 物流业; 制造业; 贸易成本;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2.11.005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Venables(1996)的理论模型,本文建立了由生产成本、贸易成本及消费支出决定的产业区位模型,并采用中国大陆274个地级以上城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动力机制,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在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而制造业主要在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周边集聚,二者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具有挤出效应。接近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解释制造业的区位,但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并不以接近制造业为动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贸易成本的降低,促进了各自的集聚。制造业贸易成本的降低增强了周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吸引力,生产性服务业贸易成本的降低减弱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周边地区制造业的排斥力,但是,贸易成本的降低并未打破反而增强了城市内部二者的挤出效应。物流业与制造业空间关系的突出特点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城市内部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排斥力在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房价水平、交通成本与产业区位分布关系再考量 [J].
齐讴歌 ;
周新生 ;
王满仓 .
当代经济科学, 2012, 34 (01) :100-108+128
[2]   境内运输成本与中国的地区出口模式 [J].
黄玖立 ;
徐旻鸿 .
世界经济, 2012, 35 (01) :58-77
[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 [J].
陈建军 ;
陈菁菁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141-150
[4]   集聚经济、要素禀赋与产业的空间分布: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J].
刘修岩 ;
何玉梅 .
产业经济研究, 2011, (03) :10-19
[5]   商务成本:长三角产业分布新格局的决定因素考察 [J].
江静 ;
刘志彪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11) :87-96
[6]   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 [J].
刘志彪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36-44
[7]   从企业迁移看浙、沪、苏投资环境的差异 [J].
浙江省企业调查队课题组 .
浙江经济, 2004, (24) :38-40
[8]  
Why do business service firms cluster? Small consultancies, clustering and decentralization in London and southern England[J] . DKeeble,LNachum.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 2002 (1)
[9]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GEOGRAPHY [J].
KRUGMAN, P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03) :483-499
[10]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J].
DIXIT, AK ;
STIGLITZ, JE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 67 (03) :29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