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被引:107
作者
吴晓雯
罗晶
陈家宽
李博
机构
[1] 不详
[2]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交通密度; 空间格局; 人类活动; 纬度; 无霜期; 植物入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认识区域尺度上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对预测入侵的影响和入侵种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聚类分析和排序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空间格局,并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和典范对应分析探讨了自然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强度对中国32个省级空间单位(省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和澳门)中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外来入侵植物物种数从南到北逐渐减少,导致这一格局的主要因子为无霜期;各省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密度由东南海岸向内陆递减,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交通密度;纬度是解释中国各省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组成变异的主要因子,因此中国32个省区可归为低、中、高纬度区3大类型。在此基础上预测中国东南部地区有遭受更多外来植物入侵的可能;此外,交通发达的区域也将成为外来植物入侵的热点区,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576 / 5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Are boreal ecosystems susceptible to alien plant invasion? Evidence from protected areas
    Rose, M
    Hermanutz, L
    [J]. OECOLOGIA, 2004, 139 (03) : 467 - 477
  • [2] Exotic plant species in a C4-dominated grassland: invasibility, disturbance, and community structure[J] . Melinda D. Smith,Alan K. Knapp.Oecologia . 199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