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与提升途径

被引:4
作者
刘旭东
吴永胜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大学; 教师; 实践性知识; 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5.1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实践性知识是反映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且体现在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中、并对其日常行为和教学行为有重要影响的知识,由教学理念、生活态度、反思能力、教学知识等构成,具有内隐性、情境性、即时性、自我建构性等特征,其价值和功能的充分展现与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与表现形态、行为和态度的及时改变密切相关。出于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学实践和实现教学价值最大化的意愿,清晰地把握教学情境中的各方面情况并使之相互适应和协调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必经路径。教师个人要积极开展课堂本位的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的层面创造性地落实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不间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以此提高生活和工作品质。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研究[D]. 王寅丽.复旦大学 2006
[2]  
实践的逻辑[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刘森林, 2009
[3]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J].
陈向明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01) :104-112
[4]  
阿伦特为什么重要[M]. 译林出版社 , (美) 扬-布鲁尔 (Young-Bruehl, 2008
[5]   教学生活批判与重建 [J].
刘旭东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28 (03) :25-30+49
[6]  
追求卓越[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徐碧美(AmyB.M.Tsui)著, 2003
[7]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