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工程开展现状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银森录
李俊生
吴晓莆
李果
徐靖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公约; 二氧化碳移除; 太阳辐射管理; 履约谈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6 [保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705 ;
摘要
与气候相关的地球工程(Climate-Related Geoengineering,简称地球工程)是为了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目的,采取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工技术和方法对地球环境或气候系统进行干预。地球工程的研究和开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讨论的焦点之一。地球工程项目在全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验和推广,与我国的利益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参与相关会议讨论以及对会议材料和相关文献的整理,梳理了地球工程的定义和内涵、介绍了不同类型地球工程的开展现状,分析了地球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并阐述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对地球工程的争论。研究表明:地球工程主要通过改变区域或局地的气候和环境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由于目前对地球工程的影响缺乏足够了解,对生物多样性有潜在影响的大规模地球工程将被禁止,但节能减排工作的义务使地球工程仍然具有应用前景。笔者对未来地球工程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地球工程技术的研究应兼顾高效、低廉和环境安全的标准,开展地球工程活动应采取预先防范措施,并探讨建立监管机制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5 / 3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海洋施肥及其在南海外海渔业开发方面的应用前景 [J].
邱永松 .
中国水产科学, 2013, 20 (01) :224-234
[2]   生物炭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方向 [J].
谢祖彬 ;
刘琦 ;
许燕萍 ;
朱春悟 .
土壤, 2011, 43 (06) :857-861
[3]   海洋铁施肥研究进展附视频 [J].
穆景利 ;
韩建波 ;
霍传林 ;
林新珍 ;
韩庚辰 .
海洋环境科学, 2011, (02) :282-286
[4]   生物炭生产与农用的意义及国内外动态 [J].
何绪生 ;
耿增超 ;
佘雕 ;
张保健 ;
高海英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2) :1-7
[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回顾 [J].
姚展予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786-795
[6]   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固碳能力估算 [J].
胡会峰 ;
刘国华 .
生态学报, 2006, (01) :291-296
[7]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区域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影响——以四川省峨边县和盐边县为例 [J].
刘璨 ;
孟庆华 ;
李育明 ;
吕金芝 .
生态学报, 2005, (03) :428-434
[8]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政策有效性评析 [J].
张力小 ;
宋豫秦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594-600
[9]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J].
方精云 ;
陈安平 .
植物学报, 2001, (09) :967-973
[10]   The Climate Response to Stratospheric Sulfate Injec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Addressing Climate Emergencies [J].
McCusker, Kelly E. ;
Battisti, David S. ;
Bitz, Cecilia M. .
JOURNAL OF CLIMATE, 2012, 25 (09) :3096-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