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商品与情感流通:“三农”短视频的传播机理

被引:37
作者
石磊
黄婷婷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三农”短视频; 情感商品; 情感流通; SIPS模型; 传播;
D O 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0.9.011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50302 ;
摘要
近年来,兴起于社交媒体的"三农"短视频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吸引了大批受众,造就了一批引人瞩目的超级个体。携带着特殊符号价值的"三农"短视频的传播逻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其创作与接受是情感商品的生产与流通的过程。"三农"短视频高点击量、大量评论与转发的背后彰显的是人们对互联网的沉浸,人们需理性应对情感商品的泛化现象。但"三农"短视频业态的繁荣确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范式,目前主要依存于商业逻辑的"三农"短视频,形式还需进一步丰富,价值尚待进一步挖掘。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 [J].
彭兰 .
国际新闻界, 2019, 41 (02) :20-37
[2]   自媒体时代下“三农”短视频的乡村传播 [J].
李宁 .
新闻研究导刊, 2018, 9 (20) :55-56+169
[3]   当代情感体制的社会学探析 [J].
成伯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5) :83-101+207
[4]   情感消费与情感产业──消费社会学研究系列之一 [J].
王宁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6) :109-113
[5]  
新异化的诞生[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哈特穆特·罗萨, 2017
[6]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商务印书馆 , 布尔迪厄, 2015
[7]  
消费社会[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鲍德里亚, 2014
[8]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法) 鲍德里亚, 2008
[9]  
论集体记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著, 2002
[10]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德)H.R.姚斯,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