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的伦理反思——基于伯格曼技术哲学视角

被引:40
作者
孙田琳子
机构
[1]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教育应用; 伦理; 技术哲学; 在线教育;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0.09.007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热潮促使教育工作者需理性反思新兴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伦理尺度。文章分析了目前虚拟现实与在线教育融合下的常见伦理矛盾,借助伯格曼技术哲学理论审视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的异化本质,剖析了技术关照下教育场域的三重空间、教育主体与虚拟空间的延异过程、技术介入下教育现实的人本维护等问题;提出虚拟现实在教育应用中伦理尺度的建构路向,包括塑造虚拟空间情境性、延续教育主体同一性、还原教育现实在场性。研究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需重视教育主体的过程性体验,呼吁教育者要守护学生参与教育现实的机会,延续传统教学的人文关怀,重构新技术与教育融合下的新型聚焦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虚拟自我论.[D].谢俊.华中科技大学.2008, 12
  • [2] 伯格曼的信息哲学思想研究.[D].李波.湖南师范大学.2012, 01
  • [3]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J].Grigore Burdea;Philippe Coiffet.Presence: Teleoperators & Virtual Environments.2003, 6
  • [4] 教育方法学.[M].佐藤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 [5] 科学革命的结构.[M].(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著;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6]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 [7] 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批判与主张
    李芒
    张华阳
    [J].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3) : 29 - 39
  • [8] 基于欧盟AI伦理准则的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轮构建与作用机制
    胡凡刚
    孟志远
    庞茗月
    刘永琪
    刘敏
    程玉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9, 37 (06) : 41 - 49
  • [9] 论人工智能的教育尺度——来自德雷福斯的现象学反思
    孙田琳子
    沈书生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11) : 60 - 65+90
  • [10]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学习空间扩展研究
    孙志伟
    李小平
    张琳
    姜丽萍
    毛旭
    [J].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7) : 76 -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