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被引:38
作者
杨振山 [1 ,2 ]
蔡建明 [3 ]
高晓路 [3 ]
机构
[1]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城市和区域规划系
[2] 荷兰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球观测学院城市区域规划和地理信息管理系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经济; 空间统计; 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 局部空间关联性指标;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是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基本内容之一。利用其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根据1949-2004年企业登记就业数据在邮政区尺度上对北京市1949年以来城市空间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基于空间邻近矩阵和不同距离矩阵的Global Moran'sI和Local Moran'sI都表明解放后市区并没有明显的经济集聚,50多年来空间经济发展模式几乎都是以市区为核心集聚式发展;尽管郊区一些重要乡镇呈现出发展势头,但几乎没有和周边地区形成互动关系,而是和市中心或其它地区保持较强的联系。分析还表明,北京地区经济的空间相互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大体在60km以内,市场经济时代(1983-2002年)提高到75km。北京经济空间模式经历了以下6个阶段:①1957-1982年,中心集中发展;②1983-1987年,沿京津廊道空间组织;③1988-1992年,北部为主的城市中心发展;④1993-1997年,城市中心集中扩张模式;⑤1998-2002年,城市中心填充发展;⑥2002-2004年,出现了城市空心化结构态势,空间经济组织面临新一轮重组。
引用
收藏
页码:945 / 95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苏南沿江城镇扩展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 [J].
马荣华 ;
顾朝林 ;
蒲英霞 ;
马晓冬 ;
朱传耿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11-1022
[2]   20世纪90年代广州市从业人员的社会空间分异 [J].
魏立华 ;
丛艳国 ;
李志刚 ;
闫小培 .
地理学报, 2007, (04) :407-417
[3]   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 [J].
宋金平 ;
王恩儒 ;
张文新 ;
彭萍 .
地理学报, 2007, (04) :387-396
[4]   北京市外资制造企业的区位分析 [J].
贺灿飞 ;
梁进社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05, (01) :122-130
[5]  
IMPLEMENTING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IN ECONOMIC GEOGRAPHY*[J] . RogerBivand.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 2008 (1)
[6]  
Potentials for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in Europe: The ESPON 1.1.1 project report[J] . Stefanie Dühr.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 2005 (2)
[7]  
The concept of polycentricity in European spatial planning: reflections on it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spatial planning[J] . David Shaw,Olivier Sykes.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 . 2004 (4)
[8]   Local forms of spatial analysis [J].
Fotheringham, AS ;
Brunsdon, C .
GEOGRAPHICAL ANALYSIS, 1999, 31 (04) :340-358
[9]   Simple diagnostic tests for spatial dependence [J].
Anselin, L ;
Bera, AK ;
Florax, R ;
Yoon, MJ .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6, 26 (01) :77-104
[10]   SPATIAL STATISTICAL-ANALYSI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S [J].
ANSELIN, L ;
GETIS, A .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2, 26 (01)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