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吸附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Ⅱ.温度与介质条件的影响

被引:1
作者
吴大清,彭金莲,陈国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硫化物,吸附量,温度,介质条件;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6.03.004
中图分类号
P599 [实验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合成PbS和ZnS对Ag2+、Cu2+、Cd2+、Fe2+、Mn2+、Mg2+、Sb2+和Bi3+等离子吸附量与温度关系的实验研究表明,其遵从Kelvin公式:在A类吸附,即抗衡离子交换型吸附中,温度上升,其吸附量升降由反应热决定,本实验中A类吸附多为上升型;而大部分B和C类吸附,即朗谬尔型及反朗谬尔型的吸附量则随温度上升呈指数下降。例外的仅有PbS对Bi3+离子的吸附,其吸附量随温度上升有微弱的上升。这可能与Bi3+离子和吸附剂PbS之间共晶反应和铅的铋硫盐的形成有关。A类吸附的吸附量受介质条件变化影响很少。但对B和C类吸附,吸附量受pH和离子强度变化影响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吸附剂PbS、ZnS表面电荷特性;②溶液介质条件变化时吸附离子在溶液中离子态的分布与变化;③被吸附离子在吸附剂中扩散和形成化合物或共晶的能力。因此,当pH增加时,Pbs和ZnS对金属离子吸附量的变化表现出多样性:增加的有PbS对Fe2+离子的吸附;下降的有PbS对Sb3+离子的吸附和ZnS对Fe2+、Mn2+离子的吸附;不变的有PbS对Bi3+、Zn2+离子的吸附和ZnS对Mg2+离子的吸附。当溶液中离子强度增加时,由于溶液中自由态离子
引用
收藏
页码:242 / 248+429+2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硫化物吸附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Ⅰ类型 [J].
吴大清,彭金莲,陈国玺 .
地球化学, 1996, (02) :181-182+193+184-189
[2]  
实用动力学分析.[M].陈四箴;吴淑琪编著;.地质出版社.1989,
[3]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M].王应玮;梁树权编著;.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