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强对流发生前的能量贮存机制

被引:15
作者
蔡则怡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逆温层; 层结曲线; 下沉运动; 强对流暴雨; 强对流天气; 位势不稳定能量; 能量贮存; 能量储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对1969—1979年我国27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分析,发现其中只有不到30%的个例在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存在低空逆温层.而从垂直运动计算和层结特征分析看,无论有或无逆温层,强对流出现前都有大范围系统性的下沉运动.由此可以认为大范围系统性的下沉运动是使强对流发生前位势不稳定能量贮存和积累的主要机制.而低空逆温层只是特定的下沉运动的产物,并依靠下沉运动而维持.同时指出这种下沉运动造成深厚的暖干气层,是发生龙卷、强雷暴大风等干性强对流天气所必须. 另外,对有低空逆温层的个例统计了各种特征量,并与美国的情况作了对比.发现由于两个地区位势不稳定能量贮存机制的不同,所以强对流天气的强度和性质也有明显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77 / 3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沙漠地区的一次强对流暴雨
    蔡则怡
    章名立
    温市耕
    王秋晨
    [J]. 气象学报, 1981, (01) : 110 - 117
  • [2] 阻挡层与强烈对流天气
    齐力
    [J]. 气象, 1975, (11) : 11 - 10
  • [3] 中国之暴雨[M]. 科学出版社 , 陶诗言 著, 1980
  • [4] 冰雹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雷雨顺等编著,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