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挽近时期以来构造应力场的研究

被引:1
作者
柴天俊
彭万里
周瑞琦
机构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水平应力场; 挽近时期; 喜山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 盆地; 地质构造; 云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着重讨论了云南地区新生代以来构造应力场特征,认为来自北西方向的挤压日趋强烈,发现地壳活动带呈某种规律性的迁移,进而推测地震带可能发生所谓“整体迁移”,并认为石屏、建水—通海、峨山—楚雄地震带,永胜—宁浪—盐源地震带可能是两个新崛起的地震带。而思茅—普洱、澜沦—耿马地震带有逐渐收缩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依据三角测量资料分析云南小江断裂北段的应力场 [J].
彭万里 ;
周瑞琦 .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4) :320-324
[2]   1976年龙陵地震地震地质特征的探讨 [J].
张四昌 ;
徐杰 .
地震研究, 1978, (03) :44-54
[3]   云南省构造应力场模拟实验 [J].
彭万里 ;
周瑞琦 ;
尚毅宏 .
地震研究, 1978, (02) :49-54
[4]   龙陵地震的震源机制 [J].
晏凤桐 ;
宋文 ;
王兴辉 ;
吴兴华 .
地震研究, 1978, (01) :1-13
[5]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J].
阚荣举 ;
张四昌 ;
晏凤桐 ;
俞林胜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96-109
[6]  
地震活动性的详细研究方法.[M].(苏)布内;В.И.等著;谢毓寿译;.科学出版社.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