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片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被引:3
作者
隋世华
董丽华
辛华
李野
孙蕾
机构
[1] 日照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银杏叶片; 注射用阿魏酸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浆黏度; 血小板聚集率; 基质金属蛋白酶-9;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1 [短暂性脑缺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阿魏酸钠,0.3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治疗基础上口服银杏叶片,2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CP)、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聚集率(PAR)、纤维蛋白原(FIB)、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9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P、HCT、PAR、FIB、ET-1、MMP-9、Ang-II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ET-1、MMP-9、Ang-II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61 / 9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阿魏酸药动学研究进展附视频 [J].
邹全飞 ;
马坤 ;
陆榕 .
药物评价研究, 2013, (04) :297-301
[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小卒中的卒中风险评估 [J].
鞠奕 ;
赵性泉 ;
王拥军 .
中华内科杂志, 2012, (02)
[3]   银杏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制剂研究综述 [J].
王捷 ;
龙禹 ;
汪小祝 ;
陈荣 .
中外医疗, 2011, 30 (05) :116-117+119
[4]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血管生成素-2表达的影响 [J].
严澎 ;
郭军红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1, 11 (01) :8-11+121
[5]   英国急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与初始治疗指南(第三部分) [J].
龚洁芹 ;
梁辉 .
中国卒中杂志, 2009, (06) :503-518
[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外周白细胞计数的变化 [J].
魏汝云 ;
王淑贞 ;
宋晓玲 ;
徐婧婧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 (01) :39-41
[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NO、ET-1、IL-1β、MDA水平变化的研究 [J].
张页 ;
彭珊 ;
马静 .
武警医学, 2005, (12) :889-891
[8]   阿魏酸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J].
刘会荣 .
中国药业, 2005, (03) :78-79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J].
吴松林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 (06) :37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