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疫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郭予强
机构
[1] 华南农学院牧医系
关键词
纤维素性心包炎; 雏鸭; 周龄; 剖检; 鸭疫巴氏杆菌病; 病原分离; 埃希氏杆菌; 临诊症状; 巧克力培养基; 异嗜细胞; 禽病; 气囊炎; 肝周炎; 大肠杆菌败血症; 散发性; 综合征; 综合病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几年来,在广东地区两个大型鸭场中,发生一种危害性颇大的幼鸭病,其临诊表现为眼眶湿润,轻度咳嗽,全身发抖,点头或歪颈;少数病例死前不见临诊症状。剖检可见明显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等病变。大群防治用磺胺喹沙啉或土霉素,可控制病情的发展和减少死亡。死亡率约为2~30%。本文是通过对其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以及病原微生物学的鉴定,确诊其为鸭疫综合征(AS),病原是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 anatipcstifcr,PA)或大肠埃希氏杆菌(Eacheriehia coli,EC)其中PA占多数。初步找出了此病的流行规律,弄清了由PA和EC引起的幼鸭病在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及病原分离等方面的某些区别。作者根据调查和试验结果,对其发病原因和感染途径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此病的特点,对其防治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北京鸭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调查研究 [J].
郭玉璞 ;
陈德威 ;
范国雄 ;
刘瑞萍 .
畜牧兽医学报, 1982, (02) :35-41
[2]  
兽医检验[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 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