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对水稻和玉米污染效应及累积规律的对比研究

被引:5
作者
康立娟 [1 ]
谢忠雷 [2 ]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铜; 水稻; 玉米; 毒性临界值;
D O I
10.13327/j.jjlau.2006.06.017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分别研究了铜在吉林省砂壤水稻土中对水稻和在草甸黑土中对玉米的污染效应及吸收累积规律。结果表明:水稻和玉米各器官对铜的累积量随土壤中铜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籽粒;在本试验浓度范围内铜对水稻的毒害作用大于玉米。以使水稻和玉米减产10%为依据,确定铜在吉林省砂壤水稻土和草甸黑土中的毒性临界值分别为187.6 mg/kg(全量)、31 mg/kg(DTPA提取量)和316 mg/kg(全量)6、1 mg/kg(DTPA提取量)。
引用
收藏
页码:656 / 6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重金属铜对玉米的影响 [J].
金进 ;
叶亚新 ;
李丹 ;
韩乐 .
玉米科学, 2006, (03) :83-86
[2]   铜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
胡筑兵 ;
陈亚华 ;
王桂萍 ;
沈振国 .
植物学通报, 2006, (02) :129-137
[3]   土壤铜含量对水稻根系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J].
徐加宽 ;
杨连新 ;
王志强 ;
董桂春 ;
黄建晔 ;
王余龙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5) :427-433
[4]   冶炼厂附近水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J].
王广林 ;
王立龙 ;
沈章军 ;
刘登义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10-313
[5]   铜对水稻的影响及迁移积累规律的研究 [J].
康立娟 ;
赵明宪 ;
赵成爱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999, (04) :43-44
[6]   中国主要类型土壤若干重金属临界含量和环境容量的区域分异 [J].
夏增禄 .
地理学报, 1993, (04) :297-303
[7]   铅对几种农作物的影响及迁移积累规律初探 [J].
周鸿 ;
曲仲湘 ;
王焕校 .
环境科学学报, 1983, (03) :22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