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评价研究进展及水质评价方法综述

被引:71
作者
王维
纪枚
苏亚楠
机构
[1] 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关键词
水质评价; 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主成分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介绍了水质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水质评价的意义,同时系统性地总结了水质评价的方法。分析得出,为确保合理利用水源、保护水源,有必要对水质评价进行系统的研究,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将不确定的因子定量化,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水质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可以较为客观的对评价因子进行赋权。上述分析为水库水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白洋淀水质平衡分析初探 [J].
王小鹏 ;
哈建强 ;
付学功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9, 15 (03) :211-213
[2]   全国城镇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J].
王研 ;
唐克旺 ;
徐志侠 ;
唐蕴 ;
刘慧芳 .
水资源保护, 2009, 25 (02) :1-4+68
[3]   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分析评价及防治对策 [J].
张锐坚 ;
张国珍 ;
武福平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12) :27-30
[4]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在白洋淀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李经伟 ;
杨路华 ;
梁宝成 ;
康国芳 ;
王晨 .
海河水利, 2007, (03) :40-43
[5]   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水质指标和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J].
王晓明 ;
许玉 ;
王秀珍 ;
钱翌 .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5, (04) :130-133
[6]   模糊综合评价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潘峰 ;
付强 ;
梁川 .
环境工程, 2002, (02) :58-61+5
[7]  
主因子分析法在小清河(济南段)水质评价中的研究与应用[D]. 潘恒健.山东师范大学. 2005
[8]  
中国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方略[M]. 科学出版社 , 朱党生等, 2008
[9]   Ranking by eigenvector versus other methods i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J].
Saaty, TL ;
Hu, G .
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 1998, 11 (04) :121-125
[10]  
Coastal eutrophication and harmful algal blooms: Importance of atmospheric deposition and groundwater as “new” nitrogen and other nutrient sources[J] . Hans W. Paerl.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 1997 (5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