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分析技术检测辐射和化学物质诱导的DNA损伤

被引:13
作者
曹毅
陈瑞
王仲文
邢晓红
王小莉
机构
[1]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所
[2]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所 山西太原
[3] 山西太原
关键词
彗星分析; 邻苯二胺; 60Coγ-射线; DNA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14 [卫生毒理];
学科分类号
100405 ;
摘要
目的 :用彗星分析技术(cometassay)检测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oPDA)和 60Coγ_射线对CHL细胞DNA的损伤。方法 :CHL细胞经0、2、4、6、8μmol/L的邻苯二胺染毒和0、2、4、6、8、10、15Gy的 60Coγ_射线照射后 ,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 ,测定彗星尾长。采用Origin4.2软件建立两种诱变剂的剂量与CHL细胞彗星尾长的剂效关系。 结果 :DNA的损伤程度(以彗星尾长为指标)随 60Coγ_射线剂量的加大和oPD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CHL细胞彗星尾长(TL)与 60Coγ_射线的剂效关系符合线性平方模型 :TL=20.41 +2.42D +0.38D2;与oPDA浓度的剂效关系符合线性平方模型 :TL=1.90 +1.46C +0.52C2。 结论 :60Coγ_射线剂量和oPDA的浓度与细胞DNA损伤程度具有剂效关系 ;彗星分析是一种分析环境危害因子遗传毒性的有效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J].
何惧 ;
刘玉清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997, (02) :23-27
[2]   辐射和化学诱变剂体外诱发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HGPRT位点突变频率的检测 [J].
曹毅,徐洪兰,吴启庆,段志凯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6, (01) :43-46
[3]   B(α)P诱导的V79细胞HGPRT位点突变的检测 [J].
曹毅,徐洪兰,段志凯,吴启庆 .
癌变畸变.突变., 1996, (01) :21-24
[4]  
中国核科技报告[M]. 原子能出版社 , 岳清宇等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