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泥岩微观孔隙特征

被引:49
作者
黄振凯 [1 ,2 ,3 ]
陈建平 [1 ,2 ,3 ]
王义军 [4 ]
薛海涛 [5 ]
邓春萍 [1 ,2 ,3 ]
王民 [5 ]
机构
[1] 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4]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5]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微观孔隙; 孔容; 比表面积; 孔隙度; 泥岩; 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泥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扫描电镜、场发射电镜、气体吸附法及高压压汞法对其内部微观孔隙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套泥岩主要发育5种类型孔隙(基质晶间孔隙、粒间孔隙、有机质孔隙、晶内孔隙、溶蚀孔隙)以及微米—纳米级微裂缝。泥岩孔隙主要以微孔和介孔为主,孔容为0.001 8~0.030 0 mL/mg,比表面积为0.91~31.02 m2/g,孔隙度较低,为1.20%~3.87%。岩石的组成成分和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孔隙的发育和分布。孔隙度随有机质、伊利石及黄铁矿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绿泥石以及石英、方解石、斜长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与高岭石含量相关性差,表明孔隙度的大小可能不受高岭石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青山口组缺氧事件层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韩刚 ;
张文婧 ;
黄清华 ;
孟元林 .
现代地质, 2012, 26 (04) :741-746
[2]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页岩气聚集条件 [J].
聂海宽 ;
张金川 ;
李玉喜 .
石油学报, 2011, 32 (06) :959-967
[3]   低温氮气吸附法研究海绵钯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J].
张志 ;
杜杰 ;
朱宏志 .
稀有金属, 2011, 35 (03) :411-416
[4]   中国页岩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陈尚斌 ;
朱炎铭 ;
王红岩 ;
刘洪林 ;
魏伟 ;
罗跃 ;
李伍 ;
方俊华 .
石油学报, 2010, 31 (04) :689-694
[5]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地区分析 [J].
蒲泊伶 ;
蒋有录 ;
王毅 ;
包书景 ;
刘鑫金 .
石油学报, 2010, 31 (02) :225-230
[6]   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在测试泥页岩孔径分布中的对比 [J].
谢晓永 ;
唐洪明 ;
王春华 ;
白蓉 ;
王自力 .
天然气工业, 2006, (12) :100-102+202
[7]   低渗透油藏微观孔隙结构分析 [J].
胡志明 ;
把智波 ;
熊伟 ;
高树生 ;
罗蓉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3) :51-53+148
[8]   苏北盆地粘土矿物转化模式与古地温 [J].
姚合法 ;
林承焰 ;
侯建国 ;
董春梅 ;
刘玉瑞 ;
任丽华 .
沉积学报, 2004, (01) :29-35
[9]   松辽盆地白垩纪缺氧地质事件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侯读杰 ;
冯子辉 ;
黄清华 .
现代地质, 2003, (03) :311-317
[10]   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裂缝类型及特征 [J].
曾大乾 ;
张世民 ;
卢立泽 .
石油学报, 2003, (04)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