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27
作者
凡非得 [1 ,2 ,3 ]
王克林 [1 ,2 ]
宣勇 [4 ]
岳跃民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喀斯特; 水土流失; 石漠化; 酸雨; 生境; 敏感性; 空间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识别易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十分必要。在ArcGIS支持下,选取影响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的4个敏感性因子(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及生境生物多样性)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评价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敏感性很高,前二者的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均占西南喀斯特区域总面积的60%以上,酸雨中度敏感以上区域达50%以上;生境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相对较低,不敏感区占西南喀斯特区总面积的40%。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综合敏感度极高,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占整个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不敏感和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南、鄂东南、广西中部喀斯特峰林平原区及云南、贵州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区。地质背景、地形及气候是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主导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94 / 13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J].
罗俊 ;
王克林 ;
陈洪松 ;
张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9, (06) :579-584
[2]   重庆市生境敏感性评价研究 [J].
李月臣 ;
刘春霞 ;
汪洋 ;
张虹 ;
王才军 ;
闵婕 ;
殷名莉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6 (01) :30-34
[3]   中国西南岩溶区土壤允许流失量及防治对策 [J].
曹建华 ;
蒋忠诚 ;
杨德生 ;
裴建国 ;
杨慧 ;
罗为群 .
中国水土保持, 2008, (12) :40-45+72
[4]   云南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J].
李东梅 ;
吴晓青 ;
于德永 ;
高正文 ;
吴钢 .
生态学报, 2008, (11) :5270-5278
[5]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生态敏感性分区——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 [J].
蔡博峰 ;
穆彬 ;
方皓 ;
崔艳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8, (04) :375-379
[6]   GIS支持下的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 [J].
贺秋华 ;
张丹 ;
陈朝猛 ;
王劲松 .
生态学杂志, 2007, (03) :413-417
[7]   贵州省碳酸盐岩地区土壤允许流失量的空间分布 [J].
李阳兵 ;
王世杰 ;
魏朝富 ;
龙健 .
地球与环境, 2006, (04) :36-40
[8]  
广西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布[J]. 周兴,童新华,华璀,卢远,邓兴礼.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S1)
[9]   基于GIS的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分区 [J].
潘竟虎 ;
董晓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267-273
[10]   中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析 [J].
肖荣波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赵同谦 .
生态学杂志, 2005, (05) :55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