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受精前后胚囊分子形态发生及核酸动态的观察

被引:1
作者
张述祖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关键词
胚囊; 核质; 雌配子体; 胚珠; 核液; 玉米; 分子形态; 卵核; 核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玉米(Zea mays L.)“小粒黄”受精前后的胚囊进行组织化学研究。分别用 Feulgen 反应及甲基绿——派咯宁、吖啶橙染色,显示核酸及核结构。(1)大孢子母细胞及二、四核胚囊的核质显示 Feulgen 正反应。在八核胚囊中,卵器端核质染色开始下降。成熟胚囊中,卵核、助细胞核、极核核质的染色下降。受精卵核质的 Feulgen 正反应有所增加。到原胚期,Feulgen 正反应恢复正常,核仁在全部过程中均为 Feulgen 负反应。(2)甲基绿染色与Feulgen 正反应一致。派咯宁染色,幼卵细胞质及核仁染色深,在成熟过程中逐渐减弱.受精后又有增加,在全过程中,反足细胞的细胞质染色很深。(3)在荧光显微镜下,吖啶橙染色,各时期 DNA 均无下降趋势。(4)从吖啶橙染色看,DNA 是恒定的。在胚囊成熟过程中,卵核 DNA 含量不变,对卵细胞核的遗传载体作用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Pre-fertilization ovule development in Capsella : ultrastructure and ultracy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acid phosphatase in the meiocyte[J] . Patricia Schulz,W. A. Jensen.Protoplasma . 198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