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基本特征

被引:163
作者
罗平 [1 ]
张静 [1 ]
刘伟 [1 ]
宋金民 [1 ]
周刚 [2 ]
孙萍 [2 ]
王道串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CNPC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储层; 生物礁; 颗粒滩; 白云岩; 岩溶风化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中国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相继发现了陕中气田、轮南—塔河油田、塔中油气田、川东北大气区等大型油气田。这些发现揭示了非均质性强的碳酸盐岩储层,主要有4种类型:台缘生物礁(滩)、岩溶风化壳、白云岩和台内颗粒滩四大类储层。中国的台缘礁滩储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面积小的孤立状的塔礁(川东和川东北),另一类是连片分布似层状的台缘礁滩复合体。岩溶风化壳储层依岩溶成熟度和构造型式有三种,即克拉通内岩溶老年期的低幅度地貌层状白云岩储层,岩溶壮年期的高幅度地貌非均质裂缝-洞穴单元储层,以及断块掀斜翘倾的岩溶青年期独立岩溶储层。有油气前景的白云岩储层主要为三类:与蒸发台地相关的准同生白云岩,埋藏成岩作用白云岩和生物成因白云岩。台内颗粒滩主要有两类:即白云石化颗粒滩和裂缝性颗粒滩储层。中国的碳酸盐岩分布广,达300km2,四大类储层发育良好,除已发现油气的四大盆地外,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南方和羌塘地区古特提斯域碳酸盐岩沉积区将取得大的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5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成藏三要素的耦合对高效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为例 [J].
汪泽成 ;
赵文智 ;
张水昌 ;
王红军 ;
余谦 .
科学通报, 2007, (S1) :156-166
[2]   渤海湾盆地及周边的古生古储油气藏——以双洞背斜古油藏与刘其营、苏桥潜山油气藏为例 [J].
杨克绳 ;
党晓春 ;
戴福贵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3) :27-32
[3]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九 渤海湾盆地千米桥凝析油气田的勘探与发现 [J].
吴永平 ;
杨池银 ;
付立新 ;
肖敦清 ;
马晓明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3) :44-52
[4]   碳酸盐岩表生岩溶与埋藏溶蚀比较——以塔北和塔中地区为例 [J].
钱一雄 ;
Conxita Taberner ;
邹森林 ;
尤东华 ;
王蓉英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2) :1-7
[5]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前石炭纪岩溶古地貌恢复 [J].
何江 ;
沈昭国 ;
方少仙 ;
侯方浩 ;
傅锁堂 ;
徐黎明 ;
马振芳 ;
阎荣辉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2) :8-16
[6]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潜台及其周边地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1-4亚段储层非均质性主要控制因素 [J].
乔琳 ;
沈昭国 ;
方少仙 ;
侯方浩 ;
傅锁堂 ;
徐黎明 ;
马振芳 ;
阎荣辉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1) :12-20
[7]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 [J].
张希明 ;
朱建国 ;
李宗宇 ;
杨坚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1) :21-24
[8]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类型、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 [J].
沈安江 ;
王招明 ;
杨海军 ;
郑剑锋 .
海相油气地质, 2006, (04) :1-12
[9]   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气藏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以塔河油田为例 [J].
孟伟 .
海相油气地质, 2006, (04) :48-53
[10]   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凝析气田勘探中的古地貌学方法 [J].
范国章 ;
赵宗举 ;
周进高 ;
邬光辉 .
海相油气地质, 2006, (02) :52-56